*近,中国在钨这种“工业牙齿”上又拧紧了一颗螺丝——宣布对钨及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钨是制造导弹、穿甲弹、半导体、光伏设备的关键材料,没有它,现代工业几乎寸步难行。而我国,正是全球钨的*大供应国,控制了80%以上的产量。
中国:钨的“*霸主”
全球钨储量440万吨,中国一家就占了230万吨,超过一半。产量更是夸张,中国每年生产6.3万吨钨,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相比之下,分列全球第二和第三的越南和俄罗斯的产量加起来还不到中国的零头。美国?早就不生产了,现在基本靠进口过日子。
中国不仅产量大,同时也是钨全球*大消费国,牢牢掌控着整个产业链。从矿石开采到高纯度钨合金,中国都有完整的生产能力。比如,仲钨酸铵、三氧化钨这些高端产品,中国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新增25种受管制的钨产品。
“钨焦虑”
钨对现代工业有多重要?简单说,没有钨,导弹造不出来,半导体设备没法生产,甚至连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硬质合金刀具都断供。由于去工业化,美国的钨初级产品的消费量实际上是在持续减少的。
美国国防承包商每年用来制造武器系统的钨,大部分来自进口。美国钨进口量的近30%来自中国。五角大楼的采购官员现在面临一个尴尬局面——没有钨,导弹发动机喷管可能都造不出来。
雪上加霜的是,钨的价格已经疯涨。2024年,黑钨精矿价格从12.25万元/吨涨到14.28万元/吨,涨幅16.5%。仲钨酸铵的出口价格更是从5.66美元/千克飙升到13.54美元/千克。西方企业不仅要面对供应短缺,还得承受价格暴涨的双重打击。
资源武器
对钨的出口管制,不仅仅是对美国霸权的反制,更是一种资源不对称优势。通过控制关键材料的供应,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比如,光伏产业用的钨丝金刚线、半导体用的高纯度钨合金,中国都有*优势。
全球钨原料来源的三分之一来自钨废料。出于环保考虑,中国目前禁止进口钨废料。钨的回收再冶炼对环境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一旦中国放开,全球30%的再生钨可能一夜之间被中国吸走。
“自救”行动
美国开始试图重建产业链。美国与加拿大合作开发育空地区的钨矿,但进展缓慢,1500万美元的资金只够做个可行性研究。韩国计划新建年产能2500吨的矿山,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欧盟则在推动碲化镉薄膜技术,试图减少对钨的依赖,但技术成熟还需要时间。
问题是,这些措施都太晚了。中国已经在钨供应链上建立了*优势,而世界其它地方的钨矿山在过去十几年很多都陆续关闭了,现在想重新启动,需要的时间可能远不止十年。”
未来的“资源战争”
中国的钨出口管制,只是全球资源战争的一个缩影。通过控制关键材料的供应,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占据了主动,还在战略上对西方形成了压力。未来,随着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的持续发展,钨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西方的困境在于,他们不仅缺乏资源,还缺乏时间。重建一条完整的钨供应链,至少需要十年。而在这十年里,中国可以继续拧紧“钨螺丝”,并且可以扩大到其他关键材料。比如,镓、锗、石墨,中国都已经实施了出口管制。
“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有时候单纯语言可能不够力量,行动可能更有说服力,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