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床向中高端攀升的过程中,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短板需要得到妥善解决和突破,光栅尺正是其中重要一环。”日前,浙江省*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传来好消息——在创新中心的推动下,来自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的10人技术团队已入驻温岭。这也意味着,禹衡光学高精度光栅尺、编码器浙江研发总部项目正式启动运行,将为温岭机床装备产业向中高端突围再加一码。
以“新”提质,高能级平台攻“尖”破局
“高端机床对定位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而光栅尺就类似于机床的‘眼睛’能够准确定位位置,保证加工精度。”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说。
禹衡光学正是光栅尺生产领域里的佼佼者。去年9月,禹衡光学在温岭注册成立长光禹衡(台州)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将加速高精度光栅尺、编码器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助力机床装备产业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今年年初,企业技术团队正式落地创新中心。
“我们有产品,温岭有应用,合作一拍即合。”长光禹衡(台州)传感科技总经理赵兴达说,“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忙着沟通需求,进行技术交流。温岭机床装备产业基础雄厚,同时创新中心有人才优势,还有中试验证基地等硬件优势,能让我们的产品在和当地机床企业磨合匹配时发挥*优效能,更好地实现产业化。”
长光禹衡(台州)传感科技的引进是创新中心着力破解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难题、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1200多家机床装备企业,体量约占台州全市的四分之三,产值规模超300亿元,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温岭数控机床产业逐步形成包括“主机、功能部件、工量刃具”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优势明显,短板也看得见——市场上“温岭制造”的高端机床装备并不多。
怎么补齐这块短板?2023年7月,创新中心成为浙江省十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由温岭市政府和浙江大学牵头共建,将聚力突破包括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与优化、数控机床高性能关键零部件、高性能数控系统等在内的一批‘卡脖子’技术,并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全力打造浙江省乃至全国数控机床领域人才高地、技术高地、产业高地。
成果也是看得见的。“去年我们一口气争取到7项*项目,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更多了,刚开年,就有两位*人才明确表示将全职加入。同时,我们还在和一个航天航空项目对接,如果成功,将进一步完善温岭中高端机床的产业链。”武建伟说,在创新中心的助力下,去年,浙东工业母机集群还入选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以“链”聚势温岭机床攀高向强
创新中心不是*,近年来,温岭抢抓台州“10+X”标志性产业链机遇,以“强创新”为驱动,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创新资源协同破题”模式,联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推动建立产业研究院、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目前已建成*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30个。
与此同时,温岭积极借“链”发挥,围绕“打造国内中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高地”目标,精心编制《温岭市*数控机床与工量刃具产业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规划》,全力规划面积分别为3000亩、4800亩的机床装备和芯片控制系统两个千亩产业园,旨在打造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检测实验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主阵地。
其间,温岭深入开展“链主型企业为主导、产业链条为主线、集群生态为主攻方向”的精准招商,瞄准数控机床链主型企业,招引落地中高端数控系统龙头企业华中数控,全面推动数控系统的“国产替代”;招引落地总投资额3亿元的智能喷涂机器人项目,提速集聚机器人产业;引进狮门微电子IGBT功率模块项目,作为高性能机床驱动器的核心部件,无缝替换进口品牌,实现关键零部件环节的标志性突破。
来源:望潮
链接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EbxTbT2K1cqLCYPtxcUKcA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