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战略金属生态圈粉丝的深度对话
一、2025年钨工业一季度运行态势:分化中凸显韧性
2025年一季度,钨工业整体呈现“结构分化、利润承压、技术突围”的特征。
1.需求端:传统领域维稳,新赛道分化
-工具材料市场稳健增长:厦门钨业切削工具销量同比增8%;中钨高新
硬质合金刀具需求提升。制造业复苏推动传统钨制品需求,但价格竞争加剧(如细钨丝降价28%以抢光伏市场份额)。
-新能源领域波动明显:三元材料销量下滑32%(厦门钨业),但钴酸锂销量增47%;稀土磁性材料高增(销量+49%),支撑高端钨合金应用。光伏行业阶段性调整导致细钨丝需求收缩,但博弈中加速行业渗透。
2.供给端:资源整合加速,成本压力凸显
-资源向头部集中:中钨高新并购柿竹园后资源自给率提升,厦门钨业、章源钨业强化矿山运营。一季度行业存货周转率改善(厦门钨业存货同比减12%),但钼、钴等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利润(翔鹭钨业净利降94%)。
-国际供应链扰动:欧科亿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但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分化(中钨高新汇兑收益0.08亿,厦门钨业财务费用降43%)。
3.技术升级:高端化、国产替代提速
-华锐精密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达9.2%,硬质合金
刀具进口替代加速;新锐股份并购Drillco后海外油服工具市占率提升。但行业研发投入分化,小企业面临“不进则退”压力。
二、2025年趋势研判:重构期的三大主线
1.资源为王,成本管控定生死
拥有矿山资源的企业(如中钨高新、厦门钨业)将主导供应链话语权。钨精矿价格或维持高位,加工型企业需通过一体化布局(章源钨业深加工营收增36%)或精细化成本管理突围。印尼、非洲的钨矿开发项目(新锐股份布局)或成新变量。
2.应用场景颠覆:从“工业牙齿”到“未来材料”
-新能源赛道二次爆发:氢能用钨催化剂、核聚变钨偏滤器、固态电池钨基负极等技术进入中试验证,2025下半年或迎来产业化节点。
-极端制造需求激增:航天用钨铜复合材料(博云新材)、半导体钨靶材(安泰科技)等高端品类毛利率超40%,国产化率不足20%的领域将成新蓝海。
3.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危与机
欧盟碳关税倒逼绿电制钨工艺升级(翔鹭钨业绿氢还原试验线投产),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或限制中国钨制品对美出口。企业需加快布局海外本土化产能(如欧科亿东南亚基地),或通过技术绑定(厦钨与日立金属专利交叉授权)突破壁垒。
三、致生态圈粉丝:共探钨业未来
各位关注战略金属的朋友,钨工业正站在传统与新兴应用的交叉口:
-您如何看待光伏钨丝与传统金刚线的替代博弈?
-若
钨粉价突破40万元/吨,下游哪些领域将*先承压?
-欢迎分享您接触到的颠覆性钨应用技术!
留言区开放讨论,点赞*高的问题将入选下期《钨业前沿技术专题解读》。
结语
钨,这一承载着工业硬度的金属,正在嬗变中展现新的韧性。2025年,无论是资源守卫战还是技术突围战,都需要行业同仁与投资者的智慧共筑。期待您的真知灼见,与我们共同定义钨的下一个十年!(本文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战略金属生态圈整理)
链接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9_fqU6odtHdiZ0kIT_ymw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