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京召开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为稳定经济大盘、提振工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态势积极,二季度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扰动,行业运行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展现韧性。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资产总计达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的22.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罗俊杰介绍,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机械工业的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在存量政策与新一轮“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效应下,国内市场需求改善,带动机械工业产销形势整体好于上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38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占比31.1%。
重点产品产销特点主要表现为:汽车产销稳定增长,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电工电器相关产品产销两旺,上半年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5%,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2%,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电线电缆等输配电领域代表性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加工装备延续增势,智能升级趋势明显,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3.5%、10.4%和35.6%,数控机床增速高于总体水平,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快速增长;工程机械市场总体趋稳,上半年挖掘机累计销售12.1万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2.9%;农业机械生产总体放缓,收获机械实现季节性小幅增长;冶金设备、石化设备、环保设备等产品受用户行业调整影响,生产有所波动。
经济效益回稳向好是一大亮点。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全国工业高5.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全国工业高11.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9%和23.0%,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和2.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方面的数据波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上半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虽高于全国投资增速(2.8%),但低于同期工业(10.3%)和制造业(7.5%)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投资明显分化。通用设备和汽车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6.6%和22.2%,是拉动机械工业投资增长的“双引擎”;专用设备行业投资增长6.2%,保持稳定;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别下降7.8%和15.6%。
“上半年机械工业景气指数持续运行在景气区间,稳中有升、整体好于上年水平。”罗俊杰总结道,6月,机械工业景气指数为106.9,比上年同期高3.9个点,表明行业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
6个分类指数中有5个高于临界值,其中,产品指数为105.9,高于上年同期3.5个点,反映生产端延续积极态势;行业指数为109.4,高于上年同期3.9个点,反映行业发展继续向好;投资指数为109.4,低于上年同期0.1个点,反映投资延续高位放缓态势;外贸指数为104.2,高于上年同期0.9个点,反映在外部形势严峻复杂、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外贸表现出韧性;经效指数为107.0,高于上年同期11.7个点,反映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价格指数低于临界值为98.1,且低于上年同期0.1个点,反映产品价格依然处于下行通道。
在回答记者关于外贸问题的提问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陈斌表示,机械工业发展至今,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验不足,这方面的人才尤为可贵,另外,企业要走出去,相关行业服务单位要率先走出去。”他说。
中国机械联在会上表示,上半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机械工业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勇毅前行,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GV2BDyCpDiCrx7Vwz31lQ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