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9月17日(阿格斯)—国际钨业协会(ITIA)代表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会议上获悉,日本正在扩大其钨回收能力,以应对中国供应的急剧下降。
日本国内没有钨矿,历史上一直严重依赖中国的钨产品供应。自今年2月中国实施出口管制以来,包括仲钨酸铵(APT)和硬质合金在内的产品对日本的出口已经下降,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抵消这一损失。因此,日本正在加强其回收生态系统,同时增加对海外加工厂的废料出口,这些加工厂将硬质合金工具返还给日本。
日本贸易公司NICResources总裁西野元树(MotokiNishino)表示:“日本钨行业正在尽一切努力确保供应。”。据Nishino称,日本每年产生3500-4000吨废钨。大约一半在国内回收,另一半出口。该国每年还进口500-1000吨废钢。日本也增加了对加工能力强的国家的废料出口。
代表们获悉,2025年第二季度,出口至美国、德国和台湾的用于加工成碳化钨粉末的废料显著增加。
西野指出,4月至6月,日本出口了865吨废钨,是上一季度的两倍。
日本缺乏与德国等其他制造业国家相当的钨回收能力。市场参与者一致认为,鉴于废料需求和价格上涨,现在是改善基础设施的时候了。
三菱综合材料和住友集团等公司正在加大钨回收力度。但任何显著的产量提升都需要时间。一位消息人士告诉阿格斯,建造回收废料所需的设备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西野说,日本还需要构建一个与中国合作的框架。尽管如此,无论是出于战略原因,还是为了支持循环性和可持续性,回收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野总结道:“(中国)出口管制的引入是一项重大挑战,但五到十年后,我们或许会回首往事,并说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们建立了如今强大的采购体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bqV0nvOxCV-586EKo_3g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