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结构向“新”,进入加速度
据央视新闻10月27日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超过一万家省级智能工厂,中国“灯塔工厂”总数达到72家,占全球总数的42%。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的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展现出我国产业结构正变得更加“新”、“绿”与“智能”。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企业与地区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结果,河南省在超硬材料领域的突破便是其中的典型例证。
02、不断探索,逐步闯关
不久前,一条年产70万克拉功能性金刚石的生产线在郑州正式投入规模生产。这条生产线不仅提升了单晶金刚石的品质,还成功将其应用领域拓展至半导体等高端行业。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肖华表示:“这一举措旨在帮助我们迅速占领光学、热学以及半导体等广阔市场。在这个领域,技术一旦落后一步,市场机遇就可能错失十步。”
金刚石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在深地钻探、航空航天以及芯片制造等关键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河南作为全球金刚石单晶产量约70%的产地,已形成了全国*的全产业链超硬材料产业集群。
然而,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材料工业处处长杨勇指出,尽管产量*,但高端制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仅占20%。部分上中游产品以低价出口国外,经过加工成为高端产品后再高价回流至国内,进口价格甚至达到出口价格的6至20倍。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河南企业必须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寻找产业的新出路。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蓬勃发展,金刚石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国际上对金刚石材料,尤其是用于“第四代半导体”的金刚石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试图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面对这一挑战,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研设备,实现了生产装备的全面国产化,并计划达到1000台的规模。
这一突破并非易事。在基础研究、生产批量化等方面,企业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为此,河南省政府在省级层面组建了创新联合体,吸引科研院所的核心力量与企业共同攻克难关。郑州大学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博士林超男表示:“虽然实验室环境下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好,但将单台设备扩展到100台设备时,会遇到许多实验室中未曾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去克服这些困难。”
03、瞄准方向,做大做强
为了进一步推动超硬材料产业的发展,河南省还出台了发展超硬材料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工具、光学、电子、装备等五个方向的做强做大,力争到2025年使超硬材料产业链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
河南金刚石等超硬材料产业的突破,不仅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一步。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