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杰宋晓霞李真
前不久,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由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联合精密材料”)主持制定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填料聚合物用纳米金刚石》(ISO6031:2025)国际标准正式向全球发布。该标准不仅是金刚石领域*由中国企业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更是全球*关于纳米金刚石的ISO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超硬材料产业在国际标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也为正在全面推进的“标准河南”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超硬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牙齿”,以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成为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而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更因其*的硬度、超宽禁带、超高热导率等优异性能被誉为“材料之王”,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数控机床等传统高端领域,更在芯片制造、光学窗口、热沉器件等前沿科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正是基于其战略重要性,超硬材料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国家“锻长板”重点产业,河南省更将其认定为28条产业链的“首链”,由省委书记担任链长,彰显出对这一产业的高度重视。
此次发布的ISO6031:2025标准明确了材料定义、分类、关键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以及安全环保要求,为全球纳米金刚石生产商、聚合物复合材料制造商及下游应用方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和质量基准。作为这项国际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河南联合精密材料在纳米金刚石制备和应用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研发的纳米金刚石材料已经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精密抛光、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得到成功应用。
近年来,河南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主导IEEE、IEC标准在电能质量、防舞动等领域实现突破。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磨所”)作为ISO/TC29/SC5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持续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国际。三磨所不仅是我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国家一类科研院所,也是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开创者和*者。该所自1958年成立以来,先后研制出中国*颗人造金刚石、*颗立方氮化硼、*颗人造金刚石聚晶等开创性产品,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填补国内外*。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三磨所带领行业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基础标准研究方面,针对金刚石内部杂质测试标准缺失、检测方法各异、检测精度低等行业共性难题,开发了金刚石化学成分含量*测试技术,形成微粉内外部杂质测试方法,助力晶圆加工和复合片领域质量提升;在应用标准制定方面,针对超硬磨具配方解析难题,开发了磨具配方*解析方法,使企业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在专用设备标准方面,研制了产业系列耐磨检具,耐磨性提高10倍以上。
河南在超硬材料计量测试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针对超硬材料专用装备功能复杂、周期校准无据可依等行业难题,河南开展专业专用装备系列校准规范研制,填补了产业计量体系*,保障了专用装备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成果已入选市场监管总局“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此外,在金刚石热管理材料、功能器件等前沿领域,河南也率先开展了标准预研工作,为产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推进,为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产品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金刚石产量全球占比超过95%,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突破‘大而不强’的困境,必须依靠标准*和质量升级。”据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省已经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向上游延伸,开发细分领域微粉定制化测试指标;向中游攻坚,突破磨具动平衡校准技术;向下游拓展,建立功能金刚石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河南省培育壮大超硬材料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深入实施,河南将继续以标准为引擎,推动超硬材料从“工具时代”迈向“功能时代”,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硬材料产业集群。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6486362340635639&wfr=spider&for=pc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