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突破339,500元/吨,单日上涨1,500元,近一个月累计涨幅超25,500元。在欧盟战略储备围堵升级、中美关税博弈缓和、国内资源枯竭与高端需求爆发的多重催化下,钨产业链正经历“全球资源争夺战”与“技术替代风险”的激烈对冲。本文结合今日行业动态、政策风向及龙头企业战略,深度解析钨价持续攀升的底层逻辑与未来一周走势预测。
一、行情速览:全产业链价格加速冲顶
钨精矿:历史新高突破在即
国内65%黑钨精矿报价攀升至16.2万元/标吨(较五一假期前上涨6.8%),主产区江西、湖南现货流通量不足55%,持货商惜售情绪达到峰值。自然资源部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指标同比缩减6.45%(至5.8万吨),原生矿缺口扩大至12%,资源稀缺性主导市场。
APT(仲钨酸铵):成本倒逼与需求分化矛盾加剧
散货报价突破23.8万元/吨,较4月初累计上涨13.5%,但海外订单受美国50%关税压制,同比下滑40%,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状态。
钨粉与碳化钨粉:技术溢价主导分化
钨粉:均价达339,500元/吨,光伏钨丝(纯度≥99.95%)渗透率提升至12%,单吨利润较传统产品高30%。
碳化钨粉:原生碳化钨报价343元/公斤,再生料因纯度不足(替代率<15%)价格滞后,技术差距推动价格分化。
二、核心驱动:供需矛盾与全球战略博弈
1.供给端:资源枯竭与国际围堵升级
国内矿山枯竭加速:江西、湖南钨矿品位降至0.3%-0.5%,开采成本同比上升40%,超产幅度从2015年的54.9%骤降至2024年的11.4%,原生矿缺口扩大至12%。
国际资源争夺白热化:欧盟10万吨钨战略储备招标首批3万吨(占全球消费量15%)落地,欧洲现货升水率飙至8%,倒逼中国缩减出口配额8%,全球可流通资源争夺加剧。
2.需求端:军工与光伏双轮驱动高端需求
军工需求爆发:中钨高新研发的0.01mm极小径铣刀突破“卡脖子”技术,军工订单占比提升至35%,进口替代率突破40%;美国军工领域消耗其20%的钨资源,地缘冲突加剧全球消耗。
光伏钨丝加速渗透:厦门钨业100亿米光伏钨丝产线投产在即,目标2026年渗透率提升至20%,单吨利润较传统产品高30%。
3.政策与资本共振
国内政策加码:5月9日启动打击钨矿走私专项行动,合规供给收缩推高战略金属估值;“专精特新”补贴向
硬质合金倾斜,单企*高补贴5,000万元。
中美关税缓和: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发布,降低国际经贸摩擦风险,提振市场信心,但长期资源争夺格局未变。
三、龙头企业动向:技术壁垒与资源整合双轮驱动
厦门钨业(600549.SH):
光伏钨丝市占率稳居80%,一季度高端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8.54%,技术溢价持续释放。
布局下一代NL结构正极材料,推动技术壁垒重估,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
中钨高新(000657.SZ):
完成柿竹园钨矿资产注入,军工订单占比提升至35%,硬质合金刀具全球市占率*,进口替代率突破40%。
5月14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11亿元,市场看好其资源整合能力。
章源钨业(002378.SZ):
APT及碳化钨粉年产能达1万吨和6,000吨,资源自给率提升至20%,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46%,成本传导能力*行业。
链接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cyLVCx-7WFsql774OcUnPA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